-
17 2018.12
大生紗廠被認定為國家工業遺產
2018年11月21日,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第二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,全國共有42個項目入選,大生紗廠名列其中。國家工業遺產,是指在中國工業長期發展進程中形成的,具有較高歷史價值、科技價值、社會價值和藝術價值,經...
-
17 2018.12
江蘇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
1926年4月,南通最早的黨組織——中共南通獨立支部在唐閘大生一廠成立,邱會培任書記。南通獨立支部有黨員6人(成員為大生一廠職員和工人),直屬中共上海區委(江浙區委)領導。為紀念中共南通獨立支部的誕生,南通市委、...
-
14 2018.12
一、狀元辦廠 創業維艱(1895—1899)
甲午戰爭后,張謇為實現“實業救國”的理想,在通州招商集股籌設紗廠。1895年始募股集資,張謇心力交瘁,忍辱蒙譏,歷盡艱辛,費時四十四個月,于1899年5月將廠建成,并取《周易·系辭》“天地之大德曰生”之...
-
14 2018.12
二、黃金時期 迅速發展(1900—1921)
大生紗廠投產后實行本產本銷經營策略,盈利豐厚。1900年又領用官機2.04萬錠,并于1907年更名為大生一廠。1915年大生一廠添建二紡車間,新建織布車間,至1921年紗錠增至7.63萬錠,布機...
-
14 2018.12
三、內憂外患 星火燎原(1922—1948)
由于國內時局動蕩,加上歐戰結束后舶來紗布傾銷和“時際之花貴紗賤”,以及企業戰線拉得太長、管理滯后,至1925年大生紗廠負債累計900余萬兩,被上海銀行團控制管理。1939年,又遭日寇強占,在其后的5...
-
14 2018.12
四、老廠新生 曲折前行(1949—1977)
1949年初南通解放,經歷半個多世紀動蕩的大生一廠獲得新生。1952年實行公私合營。廣大職工當家作主,在恢復生產、發展生產中體現出很高的勞動熱情。雖然經歷了“大躍進”風潮和“十年文革”內亂,但企業管理制度逐漸恢...
-
14 2018.12
五、改革改制 改造提升(1978—2005)
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,我國進入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改革開放新時期,隨著改革的深化和企業經營管理自主權的擴大,企業加快了技術改造步伐,并開始引進先進設備,促進了生產經營的快速發展。同時,工廠注...
-
14 2018.12
六、做精主業 多元發展(2006—2015)
隨著國有資本的部分退出,大生集團在實施新一輪改革改制后,企業性質變國有獨資為國有控股。通過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與完善,大生集團進一步清晰了產權,明確了責權,經營管理者...